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浏览
你的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文件
封开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封开县县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的通知
文章来源: 封开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1-18 15:22    浏览量:-  
【字体:   保护视力色:

封府规〔2022〕3号


封开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封开县县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江口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封开县县级储备粮管理办法》已经2022年12月14日十七届县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县发改局反映。


封开县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23日              


封开县县级储备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县级储备粮管理,发挥县级储备粮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广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和《肇庆市市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县县级储备粮的收储、销售、轮换、储存、动用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县级储备粮,是指县人民政府储备的用于全县粮食宏观调控、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的粮食和食用油。

  第三条县级储备粮管理应当完善制度、严格管理、落实责任,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和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并节约成本和费用。

  县级储备粮应当保持库存充足,除紧急动用等特殊情况外,实物库存量不得低于国家、省、市和县的有关规定。未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县级储备粮。

  第四条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拟订县级储备粮规模、品种、总体布局和动用等方案,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县级储备粮的行政管理,对县级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安排县级储备粮的管理费用补贴、贷款利息补贴、检验费用等,并保证及时、足额拨付;负责对县级储备粮有关财务执行情况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封开县支行(以下称“县农发行”)负责按照国家、省、市和县的有关规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及时、足额发放县级储备粮所需贷款,并对发放的县级储备粮贷款实施信贷监管。

  第六条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负责县级储备粮的经营管理,对县级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负责。

  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是指封开县储备粮管理中心直属储备库或直接承担县级储备粮承储任务的企业。

  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县级储备粮业务管理制度,并报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备案。

  第七条县级储备粮管理应当加强节粮减损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应用,优化运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第二章 收储、销售和轮换

  第八条县级储备粮的收储计划、销售计划,由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县级储备粮规模、品种和总体布局方案提出,会同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县农发行下达给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

  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应当根据县级储备粮收储计划、销售计划,组织实施县级储备粮的收储、销售。

  根据粮食宏观调控和优化区域布局品种结构等需要,县级储备粮收储计划、销售计划可以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进行调整。

  第九条县级储备粮收储入库后,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应当会同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第三方粮食检验机构,以及提供贷款的机构或者其他有关机构等,对收储的县级储备粮数量、质量、储存地点等进行审核,并报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确认。

  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确认结果抄送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县农发行。

  第十条县级储备粮轮换应当遵循保持粮食市场稳定,防止造成市场粮价剧烈波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原则。

  县级储备粮轮换按照均衡轮换的要求,可以采取静态轮换或者自主轮换等方式。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转换县级储备粮轮换方式,需报经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县农发行同意后才能转换。

  县级储备粮轮换应当综合考虑储存品质和储存年限。储存品质应当保持宜存,储存年限不得超过国家有关规定。县级储备粮各月末实物库存量不低于规模的70%。

  第十一条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应当根据县级储备粮的储存品质、储存年限和相关管理要求,于每年11月底前提出下一年度静态轮换的轮换计划,报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和县农发行同意后组织实施。

  根据粮食宏观调控等需要,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县农发行可以对轮换计划进行调整。

  第十二条县级储备粮采取静态轮换方式的,应当按照轮换计划执行;轮换出入库时间间隔不得超过4个月,经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延长时间不得超过2个月。

  因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轮换的,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应当在不可抗力因素发生后5个工作日内向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延长轮换架空期的申请,经批准同意后方可延长。

  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应当会同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第三方粮食检验机构,以及提供贷款的机构或者其他有关机构等,对轮换完成情况进行审核,并报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确认。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确认结果抄送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县农发行。

  第十三条县级储备粮采取自主轮换方式的,由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自主决定轮换数量和频率。自主轮换储备粮原则上承储企业应确保每个品种的自主轮换储备粮实物库存数量在任何时点不低于承储计划的75%,其中自主轮换成品粮油储备实物库存数量在任何时点不低于承储计划的90%(国家、省、市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自主轮换遵循确保安全、自愿承储、市场运作、费用包干、自负盈亏的原则,实行最低库存量和轮换进出备案管理,确保县级储备粮的实物库存量、等级和质量标准不低于规定要求。

  县级储备粮自主轮换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县农发行制定。为确保自主轮换储备粮能按承储总量储足在库,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需在每年的12月内提请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一次足额在库检查,由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县直有关部门对县级储备粮数量和质量等情况进行检查。

  第十四条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应当将县级储备粮收储计划、销售计划、轮换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报告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和县农发行。

  第十五条县级储备粮的收储、销售、轮换通过规范的交易批发市场及相关网上交易平台采取公开竞价交易方式进行,也可以采取直接收购、邀标竞价销售等方式进行,并全程留痕备查,保存相关资料、凭证不少于6年。

  第十六条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不得以县级储备粮对外进行担保或者对外清偿债务。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依法被撤销、解散或者破产的,其储存的县级储备粮由封开县储备粮管理中心负责调出另储。


第三章 储存

  第十县级储备粮原则上由封开县储备粮管理中心直属储备库储存,但封开县储备粮管理中心直属储备库仓容不足或调整储备布局需要时,也可以委托具备条件的企业代储。

  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县级储备粮可以实行县外异地储存,但所占比例不得超过国家、省、市有关规定。

  第十选择县级储备粮代储企业,应当遵循有利于全县粮食宏观调控和应急保障,有利于县级储备粮的布局优化和储存安全,有利于降低储存成本、费用的原则,并通过招标方式进行。

  代储企业确定后,由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和县农发行向其下达收储计划,并抄送代储企业所在地市、县、区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县储备粮管理中心直属储备库应当与代储企业签订承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事项。

  代储企业因承储合同期满不再续约或者其他原因退出县级储备粮承储的,其储存的县级储备粮的处理,由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提出方案,报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和县农发行同意后执行。

  县级储备粮代储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县农发行制定。

  第十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代储企业储存县级储备粮,应当严格执行县级储备粮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及县级储备粮业务管理制度。

  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代储企业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县级储备粮信息收集、处理、共享、存储和发布的技术水平。

  二十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代储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县级储备粮质量安全检验制度,严格执行粮食入库和出库检验制度,并在储存期间开展粮食质量管控,保证县级储备粮常规质量指标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质量标准,食品安全指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限量规定。

  县级储备粮销售出库作为食品或者用作食品生产的,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代储企业应当依法履行食品安全职责。

  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代储企业应当建立县级储备粮质量安全档案,如实记录出入库、储存期间粮食质量安全情况。质量安全档案保存期限自粮食销售出库之日起不少于6年。

  第二十县级储备粮中的原粮,应当区分不同的年份、品种、等级、权属和轮换方式,实行单独的仓房或者廒间专仓储存。

  县级储备粮中的成品粮,应当区分不同的权属和轮换方式,实行单独的仓房或者廒间专仓储存。

  第二十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代储企业储存县级储备粮,应当实行专人保管、专账记载,在专仓外显著位置悬挂或者喷涂标识,在专仓内配备信息卡。

  信息卡应当标明县级储备粮的品种、数量、质量、堆位、生产日期和入库日期等内容,并根据库存变化情况同步更新。

  第二十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代储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县级储备粮的防火、防盗、防洪和防风等安全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第二十县级储备粮承储粮库、代储企业发现县级储备粮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等方面存在问题,应当及时处理,并报告县储备粮管理中心直属储备库。

  第二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县级储备粮仓储物流设施,不得偷盗、哄抢或者损毁县级储备粮。

  县级储备粮储存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其有关部门,对破坏县级储备粮仓储物流设施,偷盗、哄抢或者损毁县级储备粮的违法行为,应当及时予以制止、查处。


第四章 动用

  第二十县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需要动用县级储备粮情况的监测预警。

  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代储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县级储备粮应急动用预案,并加强演练,确保县级储备粮高效动用。

  第二十动用县级储备粮,由县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提出动用方案,报县人民政府批准。

  动用方案包括需要动用的县级储备粮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使用安排和运输保障等内容。

  第二十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县级储备粮动用方案下达动用命令,由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组织实施。县级储备粮被动用后,应当在12个月内完成等量补库。

  紧急情况下,县人民政府可以直接决定动用县级储备粮并向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下达动用命令。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动用县级储备粮:

  (一)本行政区域市场粮食供给明显紧张,或者市场粮食价格出现异常波动;

  (二)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需要动用政府储备粮应急的;

  (三)县人民政府认为需要动用县级储备粮的其他情形。

  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县级储备粮动用命令的实施,应当给予支持、配合。


第五章 财务与统计

  第二十县级储备粮的管理费用补贴、贷款利息补贴以及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委托的县级储备粮检验的费用等,由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县级粮食风险基金中列支;县级粮食风险基金不足部分,列入县级财政解决。

  县级储备粮管理费用补贴包括保管费用、轮换差价补贴。管理费用补贴的具体标准、补贴方式及其动态调整机制,由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征求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意见后提出,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县级储备粮贷款利息实行据实补贴。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骗取、挤占、截留、挪用县级储备粮贷款或者管理费用补贴、贷款利息补贴、检验费用等。

  十条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按季度核定确认县级储备粮当季度的县级储备粮管理费用补贴、包干补贴和贷款利息补贴资料,提请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将补贴费用和贷款利息拨补给承储单位,每季度拨补一次,季末一个月内拨付。

  县级静态储备粮的轮换补贴,由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按计划轮换入库完毕并按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经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确认后,提请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按县级储备粮轮换数量和依据拨付县级储备粮轮换补贴,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在收齐资料后进行拨付。

  第三十县级储备粮贷款实行贷款与粮食库存值增减挂钩、专户专款专用的封闭运行管理。

  提供贷款的机构应当每半年度向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和县储备粮管理中心直属储备库书面反馈贷款与粮食库存值增减挂钩情况。

  县级储备粮使用贷款的,应当在提供贷款的机构开立专户;未使用贷款的,应当建立专户用于县级储备粮相关资金管理,并接受相应监管。

  第三十县级储备粮的入库成本,按照交易实际成交价格确定,未经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不得更改。

  县级储备粮被动用并完成补库后,应当重新核定入库成本。

  第三十建立县级储备粮损失、损耗处理制度,及时处理所发生的损失、损耗。

  县级储备粮损失、损耗处理的具体办法,由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制定。

  第三十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应当定期统计、分析县级储备粮的管理情况,并将统计、分析情况报送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和县农发行。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财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代储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县级储备粮数量、质量、储存安全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应当责成立即予以纠正或者处理;发现不再具备承储条件的,应当取消相应的县级储备粮承储任务。

  第三十县人民政府审计机关依法对县级储备粮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及相关资金筹集分配管理使用等情况实施审计监督。

  第三十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代储企业对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应当给予配合。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阻挠、干涉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第三十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应当加强对县级储备粮的经营管理和检查,对县级储备粮数量、质量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予以纠正;对危及县级储备粮储存安全的重大问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并报告县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和县农发行。

  第三十提供贷款的机构应当按照封闭运行管理规定对其发放的县级储备粮贷款实施信贷监管,定期进行库存核查。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代储企业应当给予配合,并及时提供有关资料和情况。

  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涉及县级储备粮的违法违规行为,均有权向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举报。

  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查处;举报事项的处理属于其他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及时移送其他部门处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县农发行违反本办法规定,未依法履行县级储备粮管理和监督职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拒绝、阻挠或者干涉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的,由县人民政府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由有关机关依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广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代储企业应当按照规定承担相应社会责任储备,并执行特定情况下粮食库存量规定。

  代储企业的社会责任储备及特定情况下粮食库存量,与其承担的县级储备粮任务不重复计算。

  第四十本办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  2027年12月31日止。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相关附件:
粤ICP备05048104号-1  网站标识码:4412250008  邮箱:fk9121@126.com
主办:封开县人民政府  承办:封开县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758-6689058     粤公网安备 44122502000025号